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是以黃斑部及其附近局限性漿液性神經上皮脫離為特征的常見眼底病變,國內臨床上常簡稱“中漿”。本病的我國發(fā)病率較高,為常見的眼底病之一。病者大多為中青年人,男性多于女性。90%以上單眼受害,左右眼無差別。大多能在3~6個月內自行恢復,本病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但易復發(fā),多次反復后可導致視力不可逆損害。
【病因及發(fā)病機制】
該病原因不明。近來研究表明除血清中兒茶酚胺濃度升高外,與外源性和內源性糖皮質激素等有關。常于有誘發(fā)因素如睡眠不足、壓力大、情緒波動等時發(fā)病。有作者發(fā)現(xiàn)患者尿中兒茶酚胺排泄量增加。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系色素上皮的緊密連接即視網膜外屏障的病變,即外屏障被破壞,而并非色素上皮細胞死亡。近年來臨床應用ICGA眼底血管造影發(fā)現(xiàn)中漿不僅有RPE滲漏性改變,更主要是相應區(qū)域的脈絡膜毛細血管遲緩充盈或高灌注,通透性增強,推測該病可能是由于某些因素導致脈絡膜血管痙攣或閉塞,引起脈絡膜血管的灌注異常,周圍脈絡膜血管代償性擴張,通透性增高,導致視網膜色素上皮屏障功能受損,液體積聚于視網膜色素上皮和神經上皮之間。
【臨床表現(xiàn)】
1、視功能改變及檢查所見
患者自覺突然出現(xiàn)單眼視力輕度下降、視物變暗或色調發(fā)黃、變形或小視,并有中央相對暗區(qū)。用Amsler方格表也容易檢出。
2、檢眼鏡及裂隙燈顯微鏡檢查所見
眼部無炎癥表現(xiàn),眼底黃斑部可見圓形或類圓形約1~3PD大小、顏色稍灰、微隆起的病變,邊緣可見弧形光暈,中央凹反光消失。有時在裂隙燈間接檢眼鏡下可見該處視網膜神經上皮很淺的脫離。日久,其間視網膜下可有多數(shù)細小黃白點。恢復期逐漸出現(xiàn)輕度色素不均勻。愈后視力恢復,但仍可遺留視物變形和小視現(xiàn)象。
3、眼底血管熒光造影(FFA)檢查:
活動病變時熒光素血管造影可見病變去內強熒光點隨造影時間的延長而滲漏,強熒光點逐漸擴大(墨漬彌漫型)或炊煙狀。
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檢查:
顯示黃斑神經上皮與色素上皮間出現(xiàn)液腔,即視網膜淺脫離,而非視網膜水腫。
1、激光光凝 激光光凝滲漏點是本病療法。光凝后約一周左右,神經上皮層漿液性脫離開始消退,2~3周內消失。但本病是一種自限性疾病,有自愈傾向,如果激光光凝使用不當,反而給病者造成災難性結果。因此,如何正確應用激光光凝極為重要。綜合國內外文獻,適應證如下。
?、庞忻黠@熒光滲漏,滲漏點位于視盤-黃斑纖維束以外,離中心小凹500μm以上,漿液性脫離嚴重者;
?、朴忻娣e較大的神經上皮層脫離,伴有直徑1PD以上的色素上皮層脫離者;
⑶病程三個月以上仍見到熒光滲漏,并有持續(xù)存在的漿液性脫離者。
2、藥物治療 如維生素C、E,蘆丁,安絡血等減少毛細血管通透性藥,可以試用。睡眠不良者,可口服鎮(zhèn)靜劑。 腎上腺皮質激素可以誘發(fā)本病或使神經上皮層下漿液性漏出增劇,甚至形成泡狀視網膜脫離(bullous retinal detachment),禁用。其機理不明,有人推測可能是激素使色素上皮細胞間的封閉小帶松解所致。
3、注意事項 避免腦力及體力過度疲勞,對本病的治療和防止復發(fā)方面也有重要意義。